9.20 寵辱若閑【18.3】
2024-06-12 20:41:4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9.20 寵辱若閑【18.3】

齊景公待孔子曰:“若季氏,則吾不能;以季孟之間待之。”曰:“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”孔子行。(《論語·微子18.3》)

楊伯峻: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打算時說:“用魯君對待季氏的模樣對待孔子,那我做不到;我要用次於季氏而高於孟氏的待遇來對待他。”不久,又說道:“我老了,沒有什麼作為了。”孔子離開了齊國。

錢穆:齊景公待遇孔子,說:“像魯君待遇季氏般,我就不能了。以在季孫氏、孟孫氏之間的禮貌待孔子。”但他私下又說:“我已老了,不能用他了。”於是孔子也離開齊國了。

詳解:

本章說的是孔子早期去齊國時候遭到冷遇的故事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有記載,事情大概發生在孔子三十五歲。當時齊景公知道孔子是個大德大才的人,想用他治理齊國,還想封地給他。齊景公和群臣商量給孔子什麼待遇,欲以魯國的三卿做參照。魯國三卿,季氏是上卿,最尊貴,主掌軍國事務,孟氏和叔孫氏是輔政國卿,亦位高權重。孔子在魯國勉強是一個從大夫(下大夫),地位卑微,不受重用,齊景公打算擢升他為齊國的輔政國卿,地位僅次於執政國卿,這樣的禮遇是可遇不可求的。齊景公說,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他,那太厚,我做不到。按孟氏的待遇呢,又薄了些,就在季孟之間吧。

 

但是齊景公想用孔子的想法,遭到了齊國大夫們的強烈反對,包括齊國名臣晏嬰,都明確對孔子表示反感和否定,皆因他們擔心孔子來了,自己地位不保。最主要的是,孔子主張實施以減稅為主的仁政,這就涉及到齊景公的切身利益了。面對這些情況,齊景公也就動搖了,因而對孔子說:“我老了,沒有什麼作為了,不想耽誤你大好前程。”言外之意表示不會用孔子,因此孔子就離開了齊國。

齊景公待孔子曰:

——齊景公:春秋時期齊國君主,既有治國的壯懷激烈,又貪圖享樂。待:待遇。

——齊景公與大夫討論孔子待遇時說:

若季氏,則吾不能;以季孟之間待之。

——若:如果。吾:我。不能:做不到。

曰:“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”孔子行。

——曰:齊景公對孔子說。不能用也:沒有什麼作為了。行:離開。

——齊景公藉口自己老了,沒有什麼作為了,不想耽誤孔子大好前程。孔子明白齊景公的內心,是不想實施仁政,於是就離開了齊國。

本章記述了孔子中年時期不受齊景公重用的故事,反映了孔子寵辱若閑的胸懷。

譯文:

齊景公與大夫討論孔子待遇時說:“如果像魯君對待季氏的級別對待孔子,那麼我做不到;按孟氏的待遇呢,又薄了些,就在季孟之間吧。”

齊景公對孔子說:“我老了,沒有什麼作為了,不想耽誤你的大好前程。”於是孔子離開了齊國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